液態天然氣必須儲存在低溫儲罐中,LNG低溫儲罐通常是由內罐和外罐構成,中間填充隔熱材料。
低溫儲罐的內罐又稱“薄膜罐”,是由薄低溫鋼板制成的具有液密性、可撓性的LNG低溫儲罐內容器。低溫儲罐內容器必須把液壓頭傳遞給隔熱層。低溫儲罐中用作薄膜的材料必須具有在低溫條件下不脆化的特性,并具有足夠的韌性與良好的加工性能。低溫儲罐內容器的材料通常采用鎳鋼、不銹鋼或鋁合金。
隔熱層
LNG低溫儲罐的隔熱層在將液壓頭傳遞給外罐體的同時,還起著減少氣化量、縮小罐體內外壁溫差、減輕由此產生的溫差應力的作用,另外低溫儲罐的隔熱層還有固定“薄膜”的功能。因此要求隔熱層熱導率小,而且具有足夠的強度。低溫儲罐能滿足這些條件的材料有硬質泡沫氨基甲酸乙酯、泡沫玻璃、珍珠巖以及硬質泡沫酚醛樹脂等。LNG低溫儲罐為了提高隔熱材料的隔熱性能和經濟性,低溫儲罐可采用由粉末狀、纖維狀、板狀等隔熱材料混合使用的隔熱法。
液化天然氣注入LNG低溫儲罐內后,內罐壁就會冷縮;反之液化天然氣完全被排出后,低溫儲罐內溫度將逐步上升,低溫儲罐內罐壁隨之伸張。低溫儲罐中填充在內外罐中間的粉末狀隔熱材料,由于內罐壁的反復脹縮變得嚴實。因此在靠近低溫儲罐內罐處必須敷設一層伸縮性強的隔熱層,低溫儲罐的此隔熱層的厚度與內罐壁的脹縮相適應,并在內罐壁脹縮時起緩沖作用,保證LNG低溫儲罐安全運行。
2022年3月14日,中太海事收到國家專利局《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》的公告。
中太海事技術(上海)有限公司(簡稱中太公司,英文SINOTECH)曾在2021年宣稱自主研發首例國產LNG薄膜圍護系統問世,并宣傳為“這也是我國在此領域自主研發的首例技術專利,標志著我國企業進入了該領域世界第一技術方陣,將結束多年來大型LNG船舶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,對促進我國把握建造大型LNG運輸船、LNG動力船燃料艙以及大型LNG陸地儲罐的技術主動權、打破國外公司在這一領域長期形成的技術壟斷有著重大意義。”
但近日時代商學院查閱相關資料發現,國家專利局2022年第54143號《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》已宣告中太海事所宣稱的已獲得專利發明權均被宣告無效。國家專利局合議組認定,其專利申請的1、4、5、6項均抄襲于過往公開的專利文獻。而其他專利申請項亦是本領域的公知常識,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的基礎上,從屬權利要求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也不具備創造性。
至此,國家專利局合議組認為本案的事實已經清楚,可以作出審查決定,宣告20201122843.5號,其名稱為《一種用于液化天然氣儲存的雙金屬低溫薄膜儲存艙》 發明專利權全部無效。國產自主研發LNG薄膜圍護系統尚任重道遠,各方還需繼續做好基礎性研究和經驗積累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